涂膜缺陷与预防(五)-针孔
涂层施工完毕后,表面出现微细的小孔,就像使用缝衣针在纸上扎出的小孔,称为针孔。
另一方面,如果涂层内部包含空气、溶剂,受热后会膨胀,逸出干燥的涂层表层,其逸出的通路形成针状的小孔。而在粗糙表面,例如:无机锌涂层、混凝土、干喷的表面等施工涂料时,如果涂料自身的润湿性欠佳,无法充分渗透到孔隙中,会把空气包容在涂层下,当温度上升时,空气会膨胀逸出,同样会形成针孔。
从施工工具的角度而言,使用辊筒时最易产生针孔,因为辊筒施工容易夹带空气,而且对不平整的表面的润湿性差。
使用刷涂时,应当避免堆积过厚的涂料,特别是黏度和流平性较差的产品。
喷涂时,正常条件下一般不会产生针孔的现象。但在高温多风的天气条件下避免使用挥发性高的稀释剂。
另外当然需要控制恰当的喷涂技术,避免喷嘴距离涂漆过近或者是喷涂压力过高。当施工过程中出现针孔时,添加稀释剂降低涂料的黏度,增加漆膜的流动性通常是一种解决的方法。
一旦在漆膜干燥后观察到针孔时,可以采用打磨的方式,磨除有针孔的涂层。针孔有时仅出现在面层,有些时候可能穿透几度涂层直至底材,因而磨除的原则以看不到针孔为止。去除针孔后,根据磨除的涂层道数,补涂相应的涂层。
分享到: